酒店

暂停三年后,陆生赴台交换重启 环球热点

  • 来源:南方周末
  • 时间:2023-06-04 02:00:29

暂停三年后,陆生赴台交换重启

2019年10月17日,东航MU5098台北松山飞上海虹桥航班飞越台北101大楼。(视觉中国/图)


(资料图片)

2023年2月10日下午,台北桃园机场,一位世新大学教务处的老师走进接机区,他身旁,学校两岸事务处的老师手里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学校的名字。他们在等待三年来第一批来自大陆的交换生。

一直以来,接待来台大陆学生(下称“陆生”)主要是两岸事务处的工作,而这一次,教务处老师主动提出要来帮忙。不久之前,校长刚刚接走几位早些到达的陆生。

16:55,从上海出发的南航CZ3095客机平稳降落。一个多小时后,姜天媛走出到达区。冬日昼短,夜色已然笼罩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

等待下一趟航班期间,教务处老师带着姜天媛和同航班另一位同学,在机场麦当劳吃了第一餐,又带他们办理电话卡。两位陆生为期四个月的交换生活就此开始了。

而这也意味着,暂停了3年1个月的陆生短期赴台交换工作重启了。

重建熟悉感

姜天媛的赴台交换之行开始得突然且急切。从收到申请通知到报名截止,留给她的时间不足6个小时。

2022年11月23日上午9点16分,辅导员向姜天媛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2021级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微信群发送了三条赴台交换申报通知:有意前往铭传大学或世新大学的学生,需要提交成绩单、家长同意书等材料,用于学院初步遴选。在台湾地区61所普通大学中,铭传和世新作为私立综合性大学,排名中游。

姜天媛立马给家里人打去电话,当时,接到电话的父亲还正在开会。

没有经过面试或笔试筛选,仅用了十多天陆续补充材料,4位报名世新大学的同学,报名材料就被发往对口高校。2022年12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公布名单,姜天媛和两名男生被录取。

但直到飞机降落在桃园机场停机坪那一刻之前,姜天媛始终觉得这次出行充满不确定性。

华侨大学发布的《赴台高校交流生项目重要说明》中列明学生办理赴台手续所需流程,除学生自行递交政审材料外,还需要台湾地区高校制作同意函、代办入台证,大陆学校也须寄送审批材料,经由所在省教育厅、省台办批准获得赴台批件后,学生再去办理出入境通行证。

录取名单发出当天,港澳台办老师向两人介绍,会在收到对方学校函件后,向辽宁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提交申请,办理赴台批件。一个月后,这份文件终于寄到姜天媛手上。

2023年1月17日,姜天媛前往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理往来台湾通行证。24天后,她和其他三十余名陆生在世新大学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交换生活。

几百公里外,几乎同一时间递交申请的天津体育学院大三学生冯雅妮遇到了相似的情况。

2022年11月25日,在看到学校公众号上发布的2023年春季交换通知后,她开始着手准备材料。12月12日,赴台名单公布,25名递交材料的同学全部入选。接下来两个月,经历了四六级考试、考研,以及师生大规模离校返乡等一系列事情挤压,冯雅妮终于在2023年2月2日等来了最后的确认:她和8名同学被列入春季批次,其他同学的交换时间则被延至秋季。

2月13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开学。直到2月24日,超出原定赴台时间20天后,冯雅妮终于飞抵台湾。

赴台交换生暂停三年,人们在重新建立久违的熟悉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负责老师仲越感觉到,在办理具体手续时,同事有些生疏,为向山东省教育厅申请学生赴台批件,他们还特意重新梳理了申办流程。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2所大陆高校发布了2023年春季的赴台交换通知,大多为985、211类院校,共14所;另有8所一本、二本院校。而这些大陆高校所对接的33所台湾地区院校排名普遍靠前,其中,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400名的26所台湾地区高校中,此次就有20所。

元智大学是这20所台湾地区高校之一。该校负责老师蒋雯琇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2022年11月后,元智大学向所有签署合作协议的大陆高校均发送了交换生项目邀请。目前校内春季班有6名陆生在读,和疫情前相比少很多。这些“新生”均来自985、211高校。

重启后首批赴台陆生不多,在世新大学的选修课上,姜天媛作为唯一的陆生,总是撞上老师们讶异、好奇的目光,并在课堂上被提起。而在大连时,她更习惯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前就躲进角落的座位,“当一个透明人”。

2022年7月5日,第五届“海青杯”两岸青年慢垒邀请赛在福州举行,来自福建省内高校的一百余名两岸大学生参与。图为台湾参赛选手梁博翔(右)做击球练习。(视觉中国/图)

暂停的三年

老师们的好奇,一部分源于陆生赴台交换项目的暂停。

开学第一天上午,世新大学资讯传播学院教授叶乃静见到了前来加课的姜天媛。“突然就放开了?”因为太久没见到陆生,叶乃静有些惊讶。

和低调重启相似,陆生赴台交换是在2020年悄无声息中断的。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2019年秋季至次年春天,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曾发布2020年陆生赴台交换通知,一切进度如常。第一条通知发布两个月后,2020年3月11日,暨南大学学生处官网发布了一则更新通知,正文中以红色字体写明,“由于疫情全球扩散,暂停交换生选拔工作,开启时间另行通知”。

不过,在2020和2021年,仍有西北政法大学等多所院校发布赴台短期交换项目的报名通知,中国人民大学、深圳大学等还组织了学生面试。高校的注意事项中还普遍提到,受疫情影响,不能保证学生一定能成功赴台。

这些通过面试的学生最终确实未能成行。林澄即是其中之一。2019年12月,他通过了河南大学赴台交换的筛选,走完所有程序,甚至和未来的室友取得了联系,却等来了学校暂停交换的通知,成为第一批受疫情影响无法交换的学生。

台湾地区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陆生来台研修人数大幅减少,其中,2020年有4位,2021年直降为0,至2022年底,当年入境学生数有22位。而据台湾地区统计标准,研修生包括了公费及自费交换生在内。

仲越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大陆高校发布的交换申请通知来自合作的台湾地区院校,每年,在收到来自院校的交换邀请后,学校便会发布通知并组织学生准备,但在疫情期间,由于台湾地区限制入境,学校并未派出学生。

“如果大陆的学校发送了选派通知,那一定是我们也有发送邀请给他们,我们也很希望可以有交流的机会。”蒋雯琇解释。仲越和蒋雯琇都表示,合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在两校之间达成一致,双方高校针对合作内容、合作形式等进行交流探讨,并签署合作协议,随后便可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学生的互派交流合作。由于疫情导致的两岸出入境政策限制,是过去三年陆生赴台交换中断的主要原因。

前述台湾地区数据在批注中提到,受疫情影响,台湾地区自2020年1月26日开始暂缓大陆研修生入境,直至2022年11月7日恢复。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陆生赴台交换人数已恢复至291人。

一些迹象显示,陆生赴台交换项目将在2023年下半年更大范围恢复。仲越介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2023年迅速重启了与台湾地区高校的校际交换生项目合作,春季学期共向(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元智大学、台湾海洋大学这4所学校派出9名学生,到秋季学期,学校预计将会派出14名学生,前往(台湾)清华大学、东吴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6所台湾地区高校。

就在姜天媛到达台湾一个月后,大连理工大学在官网和国际处公众号发布了2023年秋季的赴台交换项目通知,可供选择的学校增加到了19所,名额也增加到57人。与春季批次相比,秋季交换项目的竞争变得激烈了。姜天媛听说,自己的大学室友提交了秋季赴台交换申请,但在面试环节就被淘汰了。

“陆生元年”前后

陆生赴台交换是从何时开始的?长期以来,2011年被视作“陆生元年”,这一年,台湾地区高校开始面向大陆招生,但在非学位的交换生赴台方面,开始得还要更早一些。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庄佩芬在论文中提到,大陆学生集中赴台交换由福建省率先开展。2008年10月5日,台湾地区正式开放大陆交换生赴台学习;同月22日,陆生赴台研修周期由4个月放宽至最长1年;2009年秋季,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选派的200名学生正式赴台,开展为期1年的交换学习活动。此后两年,福建省又连续选派了共计600名学生前往台湾地区交换,“此举开了大陆有组织、成批次选派高校学生赴台学习的先河”。

陆生赴台学习的零星小规模局面就此打破。前述台湾地区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之前,每年来台的大陆研修生数量长期保持在500人以下,直到2008年首次破千,达到1321人。而根据教育部200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年鉴》,2008年底,已有284所大陆高校和台湾地区的106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这份协议也是两岸高校互派交流生的重要前提。

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部分,陆生交换项目的发展和台湾地区政局走向同频。数据显示,2008年起,台湾地区高校接收的大陆交换生数量逐年攀升,并在2015年达到最高峰,年交换人数达34114人,这些学生所在的高校几乎覆盖了中国大陆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专任副教授刘兆隆曾在论文中梳理台湾地区的陆生政策演变,当中提到,2007年参与竞选时,马英九就提出“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大学”等多项政见;2008年5月上任后,开放陆生入台政策被提上日程,“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22条修订得以优先审理,“大学法”“专科学校法”也得到修改,“陆生三法”的修订最终促成了2011年“陆生元年”的出现,陆生开始前往台湾地区修读本硕学位。

2016年之后,两岸高校交流学习的热度也开始逐年冷却,陆生赴台人数逐年下降,直到新冠疫情来袭。

毕业于暨南大学的宋清对此有着真切的感受。2019年春季,她所在的学院曾组织学生赴台交换,当时,唯一的公费派遣至台湾政治大学交换的名额给到她的朋友。但在学生人选确定后,辅导员突然发现无法和对方高校取得联系,所发出的信息均是“已读不回”。

“基于当时的情况,学院也只能不了了之。”宋清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而从过去三年来看,疫情成了最大的影响因素。2021年暑假过后,当时还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就读的台生周哲,曾准备向学校合作方的大陆院校投递交换申请。起初,他的意向院校是北京体育大学,询问过后,他得知,受疫情封控影响,这所学校还没有向台生开放申请名额,最后只得放弃,转投另一大陆院校。

冯雅妮拍摄的“中国文化大学”校园。(受访者供图/图)

“后会有期”

为期四个月的交换生活过得太快了,按照计划,姜天媛即将在6月18日结束交换,回到大陆。

蒋雯琇介绍,为了在疫情期间仍保持两岸文化交流,过去三年的寒暑假期间,元智大学共举办了三次在线讲座、营队活动,供大陆地区合作院校的学生以线上形式参与。但在交换生们看来,线下体验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段“梦幻”的日子里,姜天媛遇到了很多友善的老师和同学,也走遍了各个著名景点。

2022年3月,同样就读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体育系研究生二年级的王衡来到天津体育学院,进行两个学期的交换。因为一次新闻摄影作业,王衡认识了当时还在读大二的冯雅妮。当后者犹豫是否要申请赴台交换时,王衡热情地向她介绍起台湾和自己的学校,冯雅妮最终提交了申请。

“我一直觉得,自己来大陆交换,所代表的就是‘中国文化大学’,代表着台湾。”谈及自己在大陆的交换生活,王衡总觉得自己背负着增进两岸人民理解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也在很多赴台交换的陆生身上存在。

2019年秋天,暨大交换生宋清在世新大学里认识了一位学姐,因为家庭影响,学姐一度对大陆人抱有偏见。

“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跟他们讲大陆如今的发展水平,欢迎他们来旅游,后来她很真诚地跟我说,原来大陆人并不像父母那一代说的那样。”从学姐身上,宋清确切感受到了交流的价值。

“我们是很需要彼此认识的,见面就是一种缘分,我们可以有机会好好讲。”王衡说。

在个体层面上,交换同样为这些年轻人的人生带来了很多变量。

台湾逢甲大学大四学生林宜莹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从小爱看大陆古装剧,喜欢《红楼梦》,升入大学后,她一直想争取到大陆高校交换的机会,但遇上疫情,交换计划搁置了三年。

2023年1月10日,来自同济大学的邀请函发送到台湾,包括林宜莹在内的14名同学被录取,一个多月后,林宜莹的心愿得以实现。

在上海度过了4个月的学习和生活后,林宜莹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还可以去做一些更不一样的尝试。在原定的交换结束日期到来前,她找到了一份上海的广告公司实习工作,并将返台时间由6月底延迟至8月。

“如果有这个能力或机会,我会想要到大陆来工作或发展。”实习让她与这片土地有了更强的情感联结。

而宋清,三年前的那次交换似乎开启了她的“学霸命脉”。赴台交换之前,她在班上的绩点排名还在七八名,保研无望,而到了大三下学期申请保研时,她的成绩已经在班上排到了第四,和第二、第三名的差距仅有零点零几分,最终成功保研本校。

回顾在大陆的交换生活,王衡最遗憾的是没能好好告别。

2022年12月17日,受疫情影响,王衡匆匆踏上了回台的飞机。彼时,天津体育学院棒球队正在外地比赛,他没能同教练和队员们来一张最后的合照。

尽管如此,社交平台上,他还是尝试给这段时光画下句号。2022年12月10日,在来大陆交换后新开设的账号里,王衡更新了一组照片,照片里,他穿着从台湾带来的硕士袍,与天津体育学院的雕塑、操场、跑道和田径馆合影。

“希望我们后会有期、有缘再会!”这是他关于这段生活的最后一条更新。

(应受访者要求,姜天媛、宋清、周哲、林澄、王衡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蒋敏玉 南方周末实习生 柯愉乐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教育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